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9节

<dt css="rd">

&esp;&esp;“咱也不是不能体谅人,有事你就放心大胆的说,咱给你批几天的假。”

&esp;&esp;“等你修养好了,再回来也不迟。”

&esp;&esp;放完假回来,还能不能当户部尚书,就不好说了。

&esp;&esp;邱广安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假笑,说道:“谢陛下关心,臣……无碍。”

&esp;&esp;朱元璋也没有再为难他,脸色一变严肃的道:“五日内户部拿出章程,十后将新政通报全国。”

&esp;&esp;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邱广安身上,等着看他的回应。

&esp;&esp;邱广安脸色变换不停,最终躬身道:

&esp;&esp;“臣……遵旨。”

&esp;&esp;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个艰难的决定。

&esp;&esp;请辞,文官们会各种吹捧他,将他视为楷模。

&esp;&esp;可从此再无复出的可能,还可能会连累到后人。

&esp;&esp;就连一直保持良好关系的陈景恪,也会彻底成为路人。

&esp;&esp;天知道他费了多少功夫,才搭上的这条线。

&esp;&esp;接受皇命,就是文官集团的叛徒。

&esp;&esp;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esp;&esp;因为他本就不是正统的儒家文人,别忘了他可是算学研究班的创始成员之一。

&esp;&esp;背后真正的力量,是计官群体。

&esp;&esp;以前只不过是不想和儒家代表的文官集团起冲突罢了。

&esp;&esp;说白了,他想左右逢源。

&esp;&esp;现在形势所迫,必须二选一,他自然知道选什么。

&esp;&esp;听到这个回答,朱元璋满意的笑了。

&esp;&esp;文官集团则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

&esp;&esp;邱广安心下叹息,从此自己就真的成了文官的叛徒了。

&esp;&esp;不过无所谓了。

&esp;&esp;经过这一遭,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应该能提升一大截了吧。

&esp;&esp;未来不是没有机会进入核心层。

&esp;&esp;这么一想,他心中又好受了许多。

&esp;&esp;甚至他都有些期盼着,户部的儒家官员站出来反对他。

&esp;&esp;这样他就可以趁机,将那些人全都撵出去,将户部上下都换成计官。

&esp;&esp;到那时,嘿嘿……

&esp;&esp;第309章 用工荒

&esp;&esp;退朝后,文官们心事重重的离开了。

&esp;&esp;以勋贵为代表的军方将领,则跟在后面看热闹。

&esp;&esp;如果不是瓜子还没传入华夏,他们大概率会一边嗑瓜子一边吃瓜。

&esp;&esp;让你们给勋贵泼脏水,这下子被打脸了吧。

&esp;&esp;宫里,朱元璋将蓝玉叫过来就是一通夸赞。

&esp;&esp;把政策之争弄成派系之争,实在是高明啊,替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esp;&esp;蓝玉一脸懵逼:“臣没有偷换概念啊。”

&esp;&esp;“大明拥有土地最多的,除了勋贵就是官僚士绅。”

&esp;&esp;“那个解缙只说勋贵,对官僚士绅只字不提,这就是在向勋贵泼脏水啊。”

&esp;&esp;“臣身为勋贵的一份子,自然不能忍,所以才站出来反驳他。”

&esp;&esp;朱元璋、朱标、朱雄英、陈景恪:??????

&esp;&esp;朱雄英有些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追问道:“那你为何两次打断他的话,不让他解释?”

&esp;&esp;蓝玉理解释道:“我掌管军法,经常遇到违法乱纪的人,试图通过狡辩给自己脱罪。”

&esp;&esp;“我就总结出了一套对付他们的经验,不给他们狡辩的机会,直接给他们定罪一了百了。”

&esp;&esp;“那解缙肯定是想狡辩,我懒得和他争论,所以才堵他的嘴。”

&esp;&esp;朱雄英:“……”

&esp;&esp;朱元璋哑然失笑,蓝玉还是那个蓝玉,是我们把事情想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