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47节

&esp;&esp;报纸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毋庸置疑,民间对理学派更是推崇。

&esp;&esp;一时间理学派声势无两。

&esp;&esp;其实在朝堂上对抗老朱的那些人,一开始心里也很惶恐,生怕被穿小鞋。

&esp;&esp;尤其是外面越来越离谱的流言,更是让他们惶恐不安。

&esp;&esp;过了几日朝廷没有任何动静,他们渐渐放下心来。

&esp;&esp;而报纸和民间的吹捧,更是让他们有些飘飘然。

&esp;&esp;这时,被罢官的陈瑛,四处蹦跶串联:

&esp;&esp;“我们是正义的,何惧有之?不过是一死而已。”

&esp;&esp;“圣天子在朝,必然不会如此对待忠义之臣的。”

&esp;&esp;“诸位,我在家中举办文会,还请赏脸。”

&esp;&esp;于是,大臣开始互相走动。

&esp;&esp;文会少不了酒,人一旦沾了酒,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esp;&esp;嘴巴就和不把风一样,各种大话不要命的往外吐。

&esp;&esp;酒醒后他们后怕不已,万一被清算怎么办?

&esp;&esp;然而过了几日毫无反应,他们放下心来,之后就更飘了。

&esp;&esp;恰在此时,各种流言也从宫里传出。

&esp;&esp;什么太上皇把代王抽的生活不能自理,还准备将他的王爵给废了,发配凤阳守皇陵。

&esp;&esp;幸亏马娘娘力劝才作罢。

&esp;&esp;群臣先是惊讶,太上皇竟然没有报复群臣,而是拿儿子撒气?

&esp;&esp;太奇怪了。

&esp;&esp;不过众人很快就自己给出了答案。

&esp;&esp;太上皇老了,没有当年的杀心。

&esp;&esp;而且他毕竟已经退位好多年,现在的大臣多是陛下(朱标)所提拔。

&esp;&esp;这次重新掌权,他对朝局的掌控必然不如当年,也不敢在大肆屠杀。

&esp;&esp;这个理由很快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esp;&esp;于是,理学派纷纷弹冠相庆,似乎已经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esp;&esp;他们不光是嘴上说说,在朝堂上也开始积极发声,对什么事情都要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

&esp;&esp;尤其是对新政,更是多有诋毁之词。

&esp;&esp;虽然老朱依然坚持新政,却并没有因此责罚任何一人。

&esp;&esp;这更是让群臣以为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esp;&esp;而胜利让理学派更加的团结,他们准备聚集更多力量,向皇权发起最后的挑战。

&esp;&esp;彻底奠定胜局。

&esp;&esp;然而……事情并不会如他们所想的那般顺利。

&esp;&esp;当时站出来挑战皇权的,不只是理学派,还有儒家的其他学派。

&esp;&esp;现在大家都在吹捧理学派,将他们视为道义的守护者。

&esp;&esp;其他学派完全被忽视了。

&esp;&esp;而且团结起来的理学派,也有意无意的在排挤其他学派。

&esp;&esp;其他学派就不干了,开始对他们发起攻击。

&esp;&esp;不少人被检举揭发。

&esp;&esp;很多私下说的腹诽之言,也被捅了出来。

&esp;&esp;老朱似乎终于找到了动手的借口,以雷霆手段将这些人全抄家灭族了。

&esp;&esp;然而面对这个结果,理学派却没有丝毫惶恐,反而非常的高兴。

&esp;&esp;为何?

&esp;&esp;用陈瑛的话来说就是:“以太上皇以往的性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必然会追查其同党。”

&esp;&esp;“可是现在只处置了他们本人,对同党的事情问都不问。”

&esp;&esp;“这说明什么?”

&esp;&esp;“说明太上皇不敢大肆株连了。”

&esp;&esp;所以,这个结果非但没有让理学派恐惧,反而让他们更加热切。

&esp;&esp;不过他们也并未盲目,深知现在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esp;&esp;就和其他学派进行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