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88节

<dt css="rd">

&esp;&esp;说着就起身佯作离开。

&esp;&esp;朱棣一听这话,赶紧站起来拉住她的胳膊,满脸堆笑的道:

&esp;&esp;“嗐,谁不知道你是我们家的女诸葛,有法子就说,我们爷儿俩保准听你的。”

&esp;&esp;“你指东我们绝不往西,你让撵狗我们绝不打鸡。”

&esp;&esp;朱高煦一把捂住自己的眼睛,没眼看,没眼看啊。

&esp;&esp;“德行。”徐妙云白了他一眼,才说道:“我们就以退为进。”

&esp;&esp;朱棣、朱高煦一头雾水:“怎么退,怎么进啊?”

&esp;&esp;徐妙云说道:“让高煦放弃郡王的身份。”

&esp;&esp;朱棣、朱高煦:“???”

&esp;&esp;看着一脸懵逼的父子俩,徐妙云非常无奈,就这智商……

&esp;&esp;算了,已经习惯了。

&esp;&esp;“高煦先放弃郡王的身份,然后将他的军功报上去,让上面的人看着办。”

&esp;&esp;朱棣、朱高煦:“Σ(⊙▽⊙“a!!!”

&esp;&esp;好半晌,朱棣才竖起大拇指说道:“高,高,妙云你真高啊。”

&esp;&esp;朱高煦也兴奋的道:“娘这个办法真是太妙了。”

&esp;&esp;“我不要郡王身份,核对军功怎么也得给我个开字侯爵吧?”

&esp;&esp;“有了开字侯爵,封国不就有了吗。”

&esp;&esp;“这样就不违反规则,还能堵住所有人的口。”

&esp;&esp;可随即,朱高煦又犹豫的道:“放弃郡王身份还从无先例,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同意。”

&esp;&esp;徐妙云还没开口,朱棣就开始大包大揽:

&esp;&esp;“放心,他们要是不同意,我就去洛阳找我爹我娘。”

&esp;&esp;朱高煦: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esp;&esp;“别胡说八道。”徐妙云打了他一下,然后对朱高煦说道:

&esp;&esp;“只要朝廷还需要你爹坐镇漠北,就必须要同意。”

&esp;&esp;朱高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彻底放下心来,说道:

&esp;&esp;“好好好,我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封国了。”

&esp;&esp;徐妙云也由衷的感到高兴,但仍没有忘记正事,提醒道:

&esp;&esp;“日本被灭第二次大分封就要开启,朝廷必定会再次核对军功。”

&esp;&esp;“必须趁着这个机会,将此事给办妥了。”

&esp;&esp;朱棣也连连点头:“对对对,必须要赶上这次大分封,否则好地儿都被别人给挑走了。”

&esp;&esp;然后他对徐妙云作了个揖,说道:“夫人,走咱们商量商量,这奏疏该怎么写。”

&esp;&esp;于是夫妻俩就走了,只留下朱高煦一个人。

&esp;&esp;朱高煦挠了挠头,也转身就离开了。

&esp;&esp;哼,谁没媳妇咋地,我也回家找我媳妇去。

&esp;&esp;第527章 这个家不能没有老朱啊

&esp;&esp;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esp;&esp;这句话的解读有很多种,但不论怎么解读,都不影响古代朝廷将愚民视为治理手段的现实。

&esp;&esp;打仗?那是朝廷的事情,你们老百姓操那个心做什么。

&esp;&esp;输赢也都是朝廷的事情,没必要告诉普通百姓。

&esp;&esp;甚至为了战争加税的时候,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

&esp;&esp;税太多百姓缴纳不起,他们还会反过来责备百姓不能体谅朝廷的难处。

&esp;&esp;骂百姓是刁民。

&esp;&esp;陈景恪自然不会这么做,在他的影响下,大明朝廷是很注重舆论宣传的。

&esp;&esp;出兵之前会告诉天下人,朝廷要打仗了,为何要打。

&esp;&esp;打赢了之后,也会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刊登捷报。

&esp;&esp;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同一天两个捷报传来。

&esp;&esp;大明周报虽然没有为此加刊,但也用了两个大版来报道这两件事情。

&esp;&esp;文章从头回顾了日本和西域的情况,以及它们和华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