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6节

<dt css="rd">

&esp;&esp;“侯爷,义惠侯父子到了。”

&esp;&esp;桑敬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对刘隆说道:

&esp;&esp;“我还有点俗务要处理,就先告辞了,守庸且安心养伤。”

&esp;&esp;刘隆正想起身相送,桑敬轻轻按住他的肩膀,说道:

&esp;&esp;“你的内伤还未痊愈,就不用多礼了。”

&esp;&esp;刘隆也没有逞强,就坐着拱手道:“那学生就失礼了,侯爷慢走。”

&esp;&esp;桑敬点点头,转身离开。

&esp;&esp;待他走远,刘隆终于大笑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圣人诚不欺我也。”

&esp;&esp;坚守信念,守护人文道义,必将有所得。

&esp;&esp;现在的他,不正是最真实的写照吗。

&esp;&esp;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开心,并不是因为前途被照亮。

&esp;&esp;而是因为正义取得了胜利。

&esp;&esp;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己信奉的真理大兴,更值得开心吗?

&esp;&esp;-----------------

&esp;&esp;桑敬在前院大堂,见到了赵仲丰父子。

&esp;&esp;虽然都是侯爵,可含金量差距太大,赵仲丰父子表现的非常谦卑。

&esp;&esp;桑敬倒也没有小瞧他们。

&esp;&esp;往小了说,第一代义惠侯用自家地,安葬了圣皇的父母。

&esp;&esp;这本身就是天大的恩惠。

&esp;&esp;往大了说,他家的那块地有龙气,第一代义惠侯相当于是把龙脉让给了老朱家。

&esp;&esp;在讲究天命的华夏人心里,这可不是什么胡说八道,而是实实在在的信仰。

&esp;&esp;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人发达了依然认为是祖坟风水好。

&esp;&esp;花重金将祖坟保护起来,生怕被人破坏了。

&esp;&esp;更何况现在还是大明时期。

&esp;&esp;所以,他们家被封为义惠侯,那是天经地义的。

&esp;&esp;也确实没有谁敢因此就小瞧他们家,但要说多尊敬也不至于。

&esp;&esp;毕竟大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esp;&esp;桑敬就是如此,对义惠侯一家没有瞧不起,也没有高看,闲聊两句就直接切入正题。

&esp;&esp;“义惠侯府送来的材料我看到了,并将此事上奏洛阳,圣皇对义惠侯的忠义之举非常赞赏。”

&esp;&esp;赵仲丰谦虚的道:“我赵家世受皇恩,自当忠于陛下忠于朝廷。”

&esp;&esp;然后他又惭愧的道:“只是我也没想到,那些人竟敢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esp;&esp;“以至于犯了失察之罪,陷永义侯与险地,实在罪过。”

&esp;&esp;桑敬笑道:“事发突然,义惠侯想不到也正常,不过……”

&esp;&esp;说到这里他脸色一变,严肃的道:

&esp;&esp;“义惠侯乃凤阳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最为熟悉。”

&esp;&esp;“有个案子,还需要你帮忙调查。”

&esp;&esp;赵仲丰郑重的道:“永义侯有用到我们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esp;&esp;桑敬摆了摆手,一名属下立即送来厚厚一沓资料:

&esp;&esp;“最近的行动,我们抓了许多人牙子。”

&esp;&esp;“根据他们的交代,凤阳的人口拐卖情况非常严重。”

&esp;&esp;“尤其是年轻女子拐卖,更是占了七成还多。”

&esp;&esp;“这些年轻女子,貌美的被卖给富人为奴,一般的多卖给乡下人为妻。”

&esp;&esp;他拍了拍这份资料,说道:“这些就是被拐女子,以及购买他们的人的资料。”

&esp;&esp;“现在我们需要确定这份资料的真伪,以及那些女子的具体情况。”

&esp;&esp;“本来我想派朝廷的人去调查,但害怕某些人狗急跳墙,将这些可怜人杀害。”

&esp;&esp;“义惠侯是本地人,不会有人怀疑你,所以想劳你帮忙调查一下。”

&esp;&esp;一旁的小赵下意识的就想推脱,这事儿可不好干啊。

&esp;&esp;一旦泄露出去,可以说彻底将乡亲们得罪死了。

&esp;&esp;赵仲丰却抢先一步说道:“好,永义侯请放心,我一定尽快将此事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