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晟坚定地说道。
&esp;&esp;“好,等会随我登记军籍,领甲胄兵器。”
&esp;&esp;薛错点头。
&esp;&esp;其他通过的游侠,也被薛错问同样话。
&esp;&esp;既然已经通过,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esp;&esp;一共七十名游侠通过考验。
&esp;&esp;其他未通过的游侠,不甘心离开,纷纷加入临洮军,希望能在军立功,以获得李帅的青睐。
&esp;&esp;回到节度使府衙,薛错将李晟推荐给李瑄,并极力赞叹李晟的勇力和箭术。
&esp;&esp;“郎君父亲为大将军,你能门荫入仕,为何自讨苦吃?”
&esp;&esp;李瑄得知是李晟,也眼前一亮。
&esp;&esp;因为李瑄知道历史上李晟十八岁从军陇右。他认为李晟迟早在陇右军,所以没有去寻找。
&esp;&esp;李晟不仅仅年轻时被誉为“万人敌”,也是安史之乱后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名将。
&esp;&esp;郭李二人,李瑄觉得为他所用非常困难。
&esp;&esp;但才十八岁的李晟,有很大的调教空间。
&esp;&esp;“李帅,为国家效力,怎么是自讨苦吃呢?亲卫也能积累斩敌之功,得以晋升。”
&esp;&esp;李晟辩道,他很纳闷,李帅怎么会知道他父亲是大将军?难道父亲有信件交给李帅?
&esp;&esp;“也是!等你积累够战功,我会提拔你为将。”
&esp;&esp;李瑄点了点头,既然他想当亲卫就当吧!等李晟成长几年,再提拔他为主将。
&esp;&esp;“谢李帅!”
&esp;&esp;见李瑄同意他为亲卫,李晟松一口气。
&esp;&esp;李瑄请李晟一起就食,却被李晟拒绝,他说亲卫不该这样,他应该与其他亲卫一起。
&esp;&esp;李瑄没有勉强。
&esp;&esp;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又有游侠先后来到湟水城,不单单是京畿游侠,连河陇游侠也有应募。
&esp;&esp;很快李瑄的亲卫总人数就已经突破一百一十人。
&esp;&esp;李瑄不嫌多,他准备将亲卫招募至二百人,形成一队以游侠高手为主的骑兵,伴随他左右。
&esp;&esp;这样可以为一柄尖刀。
&esp;&esp;想到哥舒翰几年后在临洮创建神策军,成为大唐后来的支柱。
&esp;&esp;李瑄故而将自己的亲卫,起名神策。
&esp;&esp;亲卫相当于私人士兵,李瑄不会落人话柄,所有只会招募二百人。
&esp;&esp;李瑄将薛错任命为神策队头,但薛错不受:“禀将军,神策队中李晟强我十倍,他当队头才能服众。”
&esp;&esp;“纵使李晟强你百倍,没有斩敌的军功,亦不能服众。这也是我认为南霁云很有才能,却不够当主将的原因。你好好训练神策队的马战吧!”
&esp;&esp;李瑄向薛错训斥道。
&esp;&esp;亲卫队头肯定要用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esp;&esp;李瑄对薛错有救命之恩,更帮他报仇雪恨,所以薛错誓死追随。
&esp;&esp;李晟家族复杂,要观察一段时间。
&esp;&esp;“属下知错,一定强训亲卫马战。”
&esp;&esp;薛错低头认错。
&esp;&esp;就在这时,刘单求见李瑄,李瑄让薛错退下。
&esp;&esp;“何事?”
&esp;&esp;不待刘单拜见,李瑄就问道。
&esp;&esp;“威戎军西北,有一铁矿。多为发配的劳役和奴仆开采,三天前那个铁矿的奴仆造反,被看守铁矿的将领全部处死。”
&esp;&esp;刘单刚得到这件军情,兹事体大,立刻前来向李瑄禀告。
&esp;&esp;“他们有兵器吗?我军阵亡几人,奴仆死亡多少?”
&esp;&esp;李瑄眉头一皱。
&esp;&esp;“启禀李帅,目前未知反叛者是否持有兵器,据铁矿守军汇报,有二百一十七名奴仆和劳役死于叛乱,守军有十五人受伤。他们申请府衙再调劳役前去开矿!”刘单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他们还有脸要再要劳役吗?劳役和奴仆讲财力不能招兵,将勇力不能服众。他们怎么会造反?”
&esp;&esp;李瑄非常生气,一下死二百奴仆、劳役,他觉得这是铁矿所有的劳役。
&esp;&esp;他怀疑守军故意杀死劳役。否则军队未死一人,劳役却死亡二百多。
&esp;&esp;“那个铁矿距离威戎军有多远?”
&esp;&esp;李瑄又问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