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遵旨!”
&esp;&esp;李林甫还能说什么,只能顺着李隆基的心思。
&esp;&esp;“这一战,虽然七郎以寡击众,以极小的损失,获得巨大胜利。但朕觉得陇右兵马有些不足。到安乡郡只能带七千骑,去配合平夷守捉、漠门军、镇西军,最后还要河西兵马出援河湟。吐蕃全力以赴可调集四五十万大军。朕信服七郎的神勇,但也不想失去七郎这样的忠臣……”
&esp;&esp;李隆基突然间又说出这一番话。
&esp;&esp;李林甫心中咯噔一跳,他不会认为这是为陇右增加兵马。
&esp;&esp;而是,河西!
&esp;&esp;圣人想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统领河西七万五千大军,配合陇右,与吐蕃大战。
&esp;&esp;这还得了!
&esp;&esp;一个未及冠竖子控制十五万大军,假如真把吐蕃打得一蹶不振,岂不是要入相?
&esp;&esp;“回圣人,臣以为夫蒙将军刚阵斩莫贺达干,剿灭突骑施余孽。现在兵部尚书又不空缺,贸然将其调走,不单是夫蒙将军寒心,还会令其他边帅不安。”
&esp;&esp;李林甫以此为由劝说道。
&esp;&esp;“夫蒙将军是名将,曾在西域立下功勋,但夫蒙将军自离开西域后,西域就不再传来战功,小勃律还要倚仗吐蕃嚣张多久?今年如果再无建树,朕会将夫蒙将军调到西域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安西都护府副都护。”
&esp;&esp;李隆基觉得李林甫说得有道理,但他并没有罢休。
&esp;&esp;李林甫则面色微变,今年已经到年底了。
&esp;&esp;难道圣人打算明年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
&esp;&esp;想到刚才的过失,李林甫不敢再劝,只能昧着良心说道:“圣人的决断一定不会错。”
&esp;&esp;“臣赞成圣人的谋略,小勃律国是大唐西面的门户,现在吐蕃诸国摇摆不定,就是因为小勃律投靠吐蕃,只要拿下小勃律,就扼住吐蕃扩张的步伐,西域诸国必不敢再违抗大唐。一定要安排一位能将去将其拿下,李将军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夫蒙将军是合适的人选!”
&esp;&esp;韦坚最近有研究过西域,知道小勃律对大唐的重要性。
&esp;&esp;“就再等几个月!”
&esp;&esp;李隆基觉得韦坚的话很中听。
&esp;&esp;他仔细一想,还是暂缓一下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
&esp;&esp;当李林甫和韦坚离开后,李隆基向宦官林招隐吩咐,安禄山刚献上的黑熊,取其熊掌,烹饪好后送到太子太师府中。
&esp;&esp;李隆基一直遗憾李适之罢相。
&esp;&esp;但李适之确实“恍惚”,连他侄儿汝阳王来拜见他时都说李适之写书文常有错字,不再有当年的精气了。
&esp;&esp;他还让李适之少喝酒,多补补,但李适之一直没好起来。
&esp;&esp;翌日,早朝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李瑄和陇右军将士的封赏。
&esp;&esp;李瑄正式为陇右节度使,并兼河陇讨击使,赐勋上护军,晋爵清水县侯。其他职事官、散官、使职不变。
&esp;&esp;河陇讨击使,顾名思义,河西、陇右的讨击大使,所讨击的对象,明显就是吐蕃。
&esp;&esp;以前是设有讨击使,比如河西讨击使,但那只是一军讨击。
&esp;&esp;李瑄为陇右节度使,却兼任河陇讨击。
&esp;&esp;即将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的意图,大臣们都能看出来。
&esp;&esp;上护军为军功十二转的第十转,仅次于柱国和上柱国。为正三品勋职。
&esp;&esp;清水县侯,为爵位的第六级,食邑千户。比李瑄以前的爵位高三级。
&esp;&esp;当然,食邑,并非实封。
&esp;&esp;也幸亏李隆基有理智,不然这么大的功劳,最起码封李瑄为县公。
&esp;&esp;不过总的来说,李瑄完成真正意义的“封侯”,这不是萌荫祖辈,而是靠自己封侯。
&esp;&esp;对李瑄的赏赐也很充足,金二百,金器十件,银器一百件,漆器一百件,绢三千匹。李隆基考虑到李瑄年轻气盛,又赏赐教坊美女十人。
&esp;&esp;对军中,更是赐钱十万贯,绢五万匹。
&esp;&esp;这些军中赏赐由国库出,派遣大使运送至陇右。
&esp;&esp;长安王公权贵得知朝堂上的事情后,非常震惊。
&esp;&esp;李适之罢相,门楣并未因此失去光亮,李瑄十七岁封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
&esp;&esp;无数王公贵族争相拜访李适之,但李适之半闭门户。
&esp;&esp;有实权的大臣,掌兵马的禁军将军,一律谢客,他只是与闲官们交往娱乐。
&esp;&esp;……
&esp;&esp;右相府。
&esp;&esp;“每次看到韦坚这白眼狼我就生气,我失去方寸都是因为他,一定要想办法将他除去。”
&esp;&esp;李林甫月堂思计,想到的办法不足以扳倒韦坚。所以将自己的心腹吉温叫来,想询问有什么计策。
&esp;&esp;“当从韦坚外戚的身份入手。”
&esp;&esp;吉温想了想,对李林甫说道。
&esp;&esp;“此本相也想过,但一直未抓到他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