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459节

&esp;&esp;李隆基继续说道。

&esp;&esp;“臣斗胆,这是不实之语。单单此时,加上军籍、贱籍、僧侣、道士、教坊,还有被豪强控制的农奴,以及未被统计的黑户,国家人口就不下于六千万,甚至更多。即便有天灾,但根基绝不会动摇。”

&esp;&esp;李瑄向李隆基解释道。

&esp;&esp;大唐统计的户口,都是编户,也就是俗称的良民。

&esp;&esp;大量的奴籍人员,是为非编户。

&esp;&esp;还有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黑户、农奴。

&esp;&esp;这还不算归属于大唐的诸多胡部。

&esp;&esp;“七郎这种断论,朕倒是相信。”

&esp;&esp;李隆基点了点头,又问李瑄:“七郎觉得如何增加国家的人口,大唐幅员辽阔,有诸多荒地可以开拓。”

&esp;&esp;“臣以婴儿夭折的角度观察,发现以下几点。这是臣通过医者、百姓乡里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如果不恰当的地方,请圣人斧正。”

&esp;&esp;“其一,自古人们都陷入误区,以为妇女早生育,能激增人口。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少女十三岁生孩子,所生之子,就会先天性不足,容易夭折,并且少女因为身体未发育完全,容易有生命危险。”

&esp;&esp;“其二,妇女在生育的时候,接生的稳婆接生不恰当,这也是致命的因素之一。”

&esp;&esp;“其三,穷苦百姓家的女子生活条件差,奶水不足。还有许多无力扶养的弃婴存在。”

&esp;&esp;“其四,如今依然有百姓未意识到炭火毒的危险,冬日在家中烧炭,未给炉火通风。”

&esp;&esp;“其五,自古有制,同姓不婚。但臣觉得这大可不必。最重要的是出五服以后。而表哥与表妹结婚的事,比比皆是,他们诞生的子嗣,必然会身体虚弱,夭折率高。”

&esp;&esp;李瑄一口气说出以上五点,直指切要。

&esp;&esp;看似是无稽之谈的话,在后世已经是最基本的知识。

&esp;&esp;一味的提升人口,不如想如何让婴儿健康的成长起来,让妇女能顺利的生下孩子,不会有后遗症。

&esp;&esp;首先,当前朝廷规定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可以结婚。

&esp;&esp;虽然这个时代的人独立成熟,再成熟也是人,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

&esp;&esp;他妹妹李玉莹十三岁的时候,就跟孩子一样。

&esp;&esp;李瑄所见到的十几岁的小娘子,都是和李玉莹差不多。

&esp;&esp;这样生下的孩子,哪会不容易夭折?

&esp;&esp;甚至一尸两命都常有发生。

&esp;&esp;贵族还好,唐代的女子地位还是有的,可以不那么早嫁人。但平民百姓往往不由自己。

&esp;&esp;早婚理论上可以增加人口,但这种风气必须扼制。因为增加人口主要是政局稳定,减免百姓赋税,使百姓家有余粮。

&esp;&esp;稳婆虽然在接生的时候,有卫生要求,但这个时代,哪有那么高卫生概念?

&esp;&esp;所以从工具上,以及稳婆的素质上,都要严格的要求,这是生命大事。

&esp;&esp;李瑄在河陇就遇到过弃婴,他捡起以后,让湟水城无子无女的农户抚养,给予钱财。

&esp;&esp;婴儿因营养不良而夭折的,占据很大一部分。

&esp;&esp;再说一氧化碳中毒,这个时代人已经意识到“炭火毒”。

&esp;&esp;但许多百姓都没这种概念。有的知晓,却无法防范到位。

&esp;&esp;别说现在,就是李瑄那个时代,每年煤气中毒光是入院统计的都有大几千人。

&esp;&esp;还有许多煤炭中毒以后,缓过来自己爬出屋的。

&esp;&esp;炭火毒中几次可能都没死去,自以为是头晕大病一场。

&esp;&esp;但一直不注意,总有一次会要人性命。

&esp;&esp;以前李瑄人微言轻,说了也没用,但现在李瑄深得李隆基信任,有一定政治话语权。

&esp;&esp;李隆基仔细听从李瑄的建议。

&esp;&esp;他有一些夭折的孩子,他们的母亲生育的时候才十四五岁,让他觉得李瑄的话有道理。

&esp;&esp;武惠妃在婕妤的时候生上仙公主,那时也只是少女,可上仙公主很快就在襁褓中夭折。

&esp;&esp;武惠妃十七岁的时候生他的第九子李一,依然两岁不到就夭折。

&esp;&esp;之后的三子两女,武惠妃都过十八岁,现在还在世。

&esp;&esp;民间确实有一种说法,妇人再嫁,儿女好生养。

&esp;&esp;这也验证李瑄所说,少女生儿女,比年芳十八后生儿女更容易夭折。

&esp;&esp;同姓不婚,是根深蒂固思想,难以更改。

&esp;&esp;但表亲之间,所生儿女,很容易去调查。

&esp;&esp;“如果能解决臣说的问题,将来别说一亿人口,就是两亿人口也不在话下。尧舜也远远不及您的仁德。”

&esp;&esp;李瑄见李隆基不吭声,又拱手吹起牛皮。

&esp;&esp;想人口像清朝时一样爆发,当然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