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杜甫向李瑄介绍身旁的女子。
&esp;&esp;她是司农少卿的女儿杨娧,比杜甫小十岁,长得十分清秀。
&esp;&esp;杜甫回长安,领到俸禄后,就将妻子接到长安租住。
&esp;&esp;现在长安的米还未涨价,以杜甫的俸禄,够养家糊口。
&esp;&esp;“拜见相公!”
&esp;&esp;杨娧向李瑄一礼,很大方。一看就是贤妻良母。
&esp;&esp;“今日我不是宰相,只是新郎,不必过多礼节。”
&esp;&esp;李瑄让杨娧免礼。
&esp;&esp;天水王府里有女眷聚集的地方,杨氏也是大家闺秀,绝对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esp;&esp;王维、王昌龄、吴道子等一一向李瑄送上贺词。
&esp;&esp;李瑄让他们只管尽兴。
&esp;&esp;最近几个月朝堂局势紧张,正好趁着他结婚的时候,放松一下。
&esp;&esp;“月瑶,你来参加我七兄的婚礼了。见到你可真不容易。”
&esp;&esp;李玉莹和一众伤心的小娘子在王府跑来跑去,看到姜月瑶后,非常欣喜。
&esp;&esp;她有好几个月没见姜月瑶了,还以为怎么了。
&esp;&esp;姜月瑶只是展颜一笑,患得患失,不知该如何回答。
&esp;&esp;造化弄人,变成这样,她不知自己是开心,还是失落。
&esp;&esp;不过今日看到新郎新妇,一定会失落吧!
&esp;&esp;“七郎,迎亲之前,拜见先祖。”
&esp;&esp;日昳之前,李适之带李瑄来到李承乾和李象的灵位前。
&esp;&esp;按照礼制,在迎接新妇入门前,要拜见先祖,以慰先祖的在天之灵。
&esp;&esp;李瑄穿上绯红色的圆领长袍,这长袍上锦绣花纹,挂着金银。还有李瑄的飞鸟衔花玉佩,挂在腰间。
&esp;&esp;李瑄手持香火,对着灵位三拜,然后将香火插入鼎中。
&esp;&esp;门外马车锦色,数百人的迎亲队伍。
&esp;&esp;幡旗招展,如彩云蔽日,队伍浩浩荡荡,在街衢绵延数里。
&esp;&esp;仆人们挑着各种彩锦。
&esp;&esp;奴婢们带着拿着各种彩带。
&esp;&esp;中间是华丽的七香车,拉车的是李瑄的汗血宝马。
&esp;&esp;鼓乐成阵,丝竹吹响。
&esp;&esp;这是在提示李瑄,该上马迎亲。
&esp;&esp;还有金吾卫开道,在这喜庆时刻,可不能有人捣乱。
&esp;&esp;在裴晃、裴胄、王维、裴璎、杜甫、王昌龄、李季卿等亲朋好友的相送下,李瑄走出天水王府。
&esp;&esp;他在队伍中间,骑着火云马。
&esp;&esp;“小相公迎亲,长安大喜。”’
&esp;&esp;“祝小相公喜结连理,百年好合……”
&esp;&esp;“人道成家立业,可小相公先马上封王,再拜相,然后成家。真乃神人!”
&esp;&esp;“据说小相公娶的是开元宰相裴耀卿的孙女,裴氏真是福气啊!”
&esp;&esp;“是啊!裴氏女幸运,能被小相公相中,成为郡王妃。”
&esp;&esp;……
&esp;&esp;长安许多百姓都在坊道上观看迎亲队伍。
&esp;&esp;许多真心为李瑄祝福。
&esp;&esp;因为李瑄是一个好宰相,长安的权贵,再也不敢欺负人。
&esp;&esp;以前李林甫的儿子那么嚣张,现在也得收敛。
&esp;&esp;五杨那么跋扈,也得严令家奴。
&esp;&esp;慈幼堂、常平新法、更改农具,普通百姓几乎都支持李瑄。
&esp;&esp;连纠婚一事,都有许多百姓支持。因为百姓相信李瑄所说,十八岁之前结婚,必然会损害身体。
&esp;&esp;李瑄的铁杆狂热支持者,还拿《黄帝内经》,引经据典在长安宣传,认为纠婚必须执行。甚至还想再推迟至二十一岁。
&esp;&esp;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岁始来月经。
&esp;&esp;男子二八天癸至,即十六岁才开始遗精。
&esp;&esp;如果这时“阴阳和”,则可能有子。但是这时身体并未完全发育成熟,还没有进入合适的婚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