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590节

&esp;&esp;特别是敦煌城的百姓,得知李瑄经过,万人空巷迎接。

&esp;&esp;李瑄还看到一些熟人,只是忘了他们的名字。

&esp;&esp;次日离开敦煌,依旧是万民相送。

&esp;&esp;他很感慨,他会再次回来。

&esp;&esp;从玉门关出,李瑄跋涉茫茫沙漠,到蒲昌海(罗布泊),沿着赤河,十天就到达安西节度使的治所龟兹。

&esp;&esp;龟兹古国在东汉以后就已经成为西域的泱泱大国。

&esp;&esp;现如今也是安西四镇之首。

&esp;&esp;白氏王室数百年来屹立不倒,自有其独到的手段。

&esp;&esp;龟兹王,还兼任龟兹都督府的都督,由汉以来的统治,使龟兹对汉人王朝的认可度较高。

&esp;&esp;族中王室子弟进入唐军,为大唐效力,如白孝德这种猛将。

&esp;&esp;李瑄到渠黎国的时候,戍堡就向安西府衙禀告李瑄到来。

&esp;&esp;安西节度副使王正见,安西判官封常清,龟兹王,一起出城迎接李瑄!

&esp;&esp;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

&esp;&esp;“拜见李帅……”

&esp;&esp;王正见、封常清、龟兹王向李瑄一拜。

&esp;&esp;一切太突然。

&esp;&esp;高仙芝回长安后,他们却得到高仙芝高升兵部尚书的消息。

&esp;&esp;取而代之的是刚被罢相的李瑄。

&esp;&esp;很少有将领,未至安西,就威震西域。

&esp;&esp;这个被西域诸族誉为“天将军”的男子,不仅掌握了安西军,还接管了北庭的军政。

&esp;&esp;远比高仙芝强势。

&esp;&esp;“诸位不必多礼!”

&esp;&esp;李瑄示意他们免礼。

&esp;&esp;从他们的形象和装扮上,李瑄能猜出他们的身份。

&esp;&esp;须发皆白的人,是安西的老将王正见。

&esp;&esp;头戴冠帽,一脸络腮胡的人是龟兹王白铁河。

&esp;&esp;身材瘦小的人是封常清。

&esp;&esp;封常清不仅瘦弱,而且眼睛还有毛病,脚短又跛。

&esp;&esp;虽其貌不扬,但历史上的封常清文彩斐然,又能指挥兵马,充分诠释了身残志坚。

&esp;&esp;封常清是河东人,从小跟着被流放的外祖父到达安西,由于封常清的外祖父是一名爱好读书的人,又肯教导封常清,使封常清耳濡目染,博学多才。

&esp;&esp;封常清自然不甘心碌碌无为,三十多岁时投到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麾下从军,希望能建立如《汉书》上名将一样的功绩。

&esp;&esp;高仙芝担任安西都知兵马使的时候,威名远扬,他每次出兵,都要带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威风凛凛。

&esp;&esp;封常清目睹高仙芝的行径因而感慨发奋,投书请求担任侍从。

&esp;&esp;但高仙芝瞧不上封常清的外貌,没有理会他。

&esp;&esp;封常清第二天又再次投书,高仙芝只能敷衍说:“我的侍从已经够了,你不要再来了!”

&esp;&esp;封常清直言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以貌取人,恐怕会失去像子羽那样的人,您还是考虑一下吧。”

&esp;&esp;他能看出许多人嘲笑他样貌丑陋。

&esp;&esp;但高仙芝没因封常清三言两语接纳他,封常清就每天到门口来等候,高仙芝不胜其烦,一连两个月后,只能接纳他为侍从。

&esp;&esp;本来高仙芝对封常清不抱什么希望,但没过多久,封常清就展露他闪光点,使高仙芝赞叹重用。

&esp;&esp;“李帅远道而来,我等未曾远迎,还望不要见怪。”

&esp;&esp;王正见作为安西副使、副都护,第一个向李瑄开口。

&esp;&esp;“无妨!今后就要与诸位一起开创功绩,我初来乍到,安西的军政事务,还要靠你们来帮助啊!”

&esp;&esp;李瑄向王正见和封常清说道。

&esp;&esp;王正见属于即将“退休”的人物,李瑄更看重的是封常清。

&esp;&esp;“李帅您还在朔方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您的威名。您是闻名天下的大将军,安西也一定会听从您的指挥。”

&esp;&esp;王正见向李瑄表示道。

&esp;&esp;李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调任,李瑄是罢相后,调到安西。

&esp;&esp;这代表着威望!

&esp;&esp;而且李瑄是“军功入相”,入相之前把巅峰的吐蕃王国打得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