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746节

&esp;&esp;车辙马铃之音,被她忽视。

&esp;&esp;往往一个愣神,就是好久。

&esp;&esp;醒悟片刻,又默默愣神。

&esp;&esp;王公大臣和皇子皇孙中,多是悲观的情绪。

&esp;&esp;他们不知道长安现在如何,正如不知自己将来的迷茫前途。

&esp;&esp;在前往咸阳的路上,陆陆续续有长安的官吏靠近队伍,但都被暂时扣押。

&esp;&esp;他们得知圣人已被李瑄挟持,不禁悲呼。

&esp;&esp;更有甚者,叫喊李瑄大逆不道。

&esp;&esp;这是小宗代大宗的前兆。

&esp;&esp;李瑄有容人之量,他从未暗杀过一个大臣,也从未陷害一个没有罪责的大臣。

&esp;&esp;现事业未成,更不会因为一句大臣的辱骂,就将其杀死,给自己找麻烦。

&esp;&esp;最多就是弃之不用。

&esp;&esp;第二日,行至咸阳县的时候,天策卫向李瑄禀告:“启禀李帅,一名自称是京兆尹崔光远次子的人阻拦队伍,声称要见您。”

&esp;&esp;“带上来!”

&esp;&esp;李瑄勒马停下,向天策卫吩咐道。

&esp;&esp;不一会儿,崔光远的次子崔凯就被天策卫带到李瑄的面前:“在下崔凯,久闻天水王仁厚高德,奉家父之命,拜见天水王。这是家父的书信,请您过目。”

&esp;&esp;拜完以后,崔凯将一封信件呈给李瑄。

&esp;&esp;“免礼吧!”

&esp;&esp;李瑄让崔凯不必多礼,接过天策卫递过来的信件。

&esp;&esp;他拆开信封,取出书文,仔细观看。

&esp;&esp;内容不多,崔光远先是表达自己对李瑄的崇敬,又说自己全力支持新法、清君侧,最后才道明长安混乱,金吾卫和京兆尹的士兵不足以安稳局势,请李瑄回去主持大局,他愿意打开长安城门,向清君侧大军献城。

&esp;&esp;“令尊大义,献出长安,拯救黎庶,功不可没!”

&esp;&esp;李瑄看完信件后,赞扬崔光远的献城之举。

&esp;&esp;长安若诸门皆闭,想要攻破需费一番功夫。

&esp;&esp;得到完整的长安城,对李瑄有众多好处。

&esp;&esp;“长安百姓对天水王翘首以盼,家父只是顺势而为,不算什么功劳。”

&esp;&esp;崔凯很会说话。

&esp;&esp;他再见李瑄的时候,李隆基已被擒住。

&esp;&esp;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势已经形成。

&esp;&esp;崔凯知道李瑄将来贵不可言,庆幸父亲的选择是对的。

&esp;&esp;安禄山绝对不是李瑄的对手。

&esp;&esp;“眼下大唐最强大的敌人是安禄山。我建议令尊能向安禄山献城。”

&esp;&esp;李瑄向崔凯说道。

&esp;&esp;“在下愚昧,不明白天水王何意?”

&esp;&esp;崔凯愣了一下,不明白李瑄为什么如此说。

&esp;&esp;“引叛军出潼关,本王会出骑与叛军对决。”

&esp;&esp;李瑄直接点明。

&esp;&esp;他不想放过一次打击安禄山的机会。

&esp;&esp;安禄山叛军若缩在潼关,李瑄很难攻破。

&esp;&esp;李瑄要将安禄山军吸引出来,然后进行突袭。

&esp;&esp;他猜测安禄山经过潼关大战后,手中的兵马有限。

&esp;&esp;毕竟安禄山手中还有一部分主力,在南阳郡一带进行大会战。

&esp;&esp;李瑄的主力骑兵,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esp;&esp;在这段时间,从潼关而出的探马,一定会将长安周边摸清楚,于李瑄不利。

&esp;&esp;车神塞率领一千轻骑去追击李亨以后。

&esp;&esp;李瑄能动用的只有天策卫中的一千铁骑和三千轻骑,以及飞龙禁军和龙武军的两千余兵马。

&esp;&esp;李瑄要通过一次精心布置的战斗,将潼关的叛军打疼,拖延安禄山进军的时间。

&esp;&esp;“回天水王,我会立刻回长安通知家父,尽快将信使派到潼关!”

&esp;&esp;崔凯会意李瑄的意思后,向李瑄拱手道。

&esp;&esp;如果能帮助李瑄剿灭一部分叛军,为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