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章

&esp;&esp;而随着时代逐渐发展,网文作者的群体不断扩大,更新的标准也逐渐卷了起来……别说三千了,就算六千甚至上万的也大有人在。

&esp;&esp;这就证明了,人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可以被改变的。

&esp;&esp;当然这对于现在仍处于提瓦特的苍木而言,她还需要更多辅助手段来让人们接受这一有些激进的概念。

&esp;&esp;“全勤。”她说:“但凡是我们签约上的作者,只要完成了规定字数,在稿费收入以外,我们还将给予全勤的奖励。”

&esp;&esp;这其实是有些鼓励作者进行脱产创作了。

&esp;&esp;苍木意识到——从【青木文学城】转变成【青木文学报可不单单意味着名称上的一个简单变化。

&esp;&esp;由于成本问题,必然会带来载体的有限。这就将大多数对作品的选择权交到了编辑手中。

&esp;&esp;而网络文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其实在于【更迭】。

&esp;&esp;现代经常能见到国内读者抱怨国外大热大火的电视剧和轻是国内网文早已过时的题材……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国内网文的更迭频率太新太快了——由于不限制人数,这就导致了但凡想发表的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作品。

&esp;&esp;这种低门槛导致了创作人群的基数极其庞大,而大基数又导致一种群体式的智慧能被发挥到极致。

&esp;&esp;苍木在经过须弥时,听到人介绍那边的“虚空”装备,出于好奇,她去智慧宫中查了查,虽然权限不足,所能的书籍有限,但这种被归咎于历史方面的杂谈,对外来者还是开放的。

&esp;&esp;有一本书上曾写到,最初“虚空”是大慈树王的产物,统合了人类的智慧。

&esp;&esp;这个描述其实就与网文的更迭本质不谋而合——一旦某个作者想到了什么新的创新点,根据读者反馈和市场需求,这个点就会迅速被大部分同类型作者所模仿和改进,一些格外经典的设定甚至成了不同代表流派。

&esp;&esp;而这种行为究竟算作是吸取精华或是抄袭借鉴……不同网站对此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解读。

&esp;&esp;但仅仅讨论这情况本身,这正是网络文学根据网络的便捷性所延伸出的特色之一。

&esp;&esp;眼下的情况是,除非苍木搞到了整个“虚空”系统,不然她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按实际情况来搞自己的“青木文学报”。

&esp;&esp;据说“虚空”是依照大慈树王的神之心来运作……她可不想和愚人众成为一路人。

&esp;&esp;不过,整个的虚空系统或许弄不来了,单独几个装置,拜托万能的多莉的话,或许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