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扶苏又追问别的:
&esp;&esp;“阿父之前哄我呢,还说下次带我去找始皇帝。”
&esp;&esp;始皇挑眉:
&esp;&esp;“难道你没找到吗?”
&esp;&esp;扶苏语塞。
&esp;&esp;扶苏学着阿父转移话题:
&esp;&esp;“傻弟弟不肯投胎,为什么我和阿父投胎了?”
&esp;&esp;始皇早就想好糊弄他的说辞了:
&esp;&esp;“当然是为了陪朕的阿苏。”
&esp;&esp;始皇想说的是陪小孩投胎转世玩。
&esp;&esp;扶苏理解错了。
&esp;&esp;小孩心虚后悔地说:
&esp;&esp;“是不是我误会阿父不爱我了,自刎之后就心灰意冷跑去投胎了。所以阿父也跑来投胎,为了追回我的?”
&esp;&esp;始皇顿了一下:
&esp;&esp;“没有自刎这回事。”
&esp;&esp;他家太子可不会自刎,太子只会把跑来假传圣旨的使者砍了,然后对外宣称没见过使者和圣旨。反正死无对证的,谁知道使者是不是半路被山匪或者反贼给截杀了呢。
&esp;&esp;何况有些位面的长公子也并非自刎,而是被使者暗害后伪装成自刎。
&esp;&esp;各界情况不同,什么样的发展都有可能出现。后人能够参考的只有一本百年后汉朝人编纂的史书,偏偏这本史书还错漏百出。
&esp;&esp;秦朝的记载实在太少了,编史者写的很多内容也是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孤证不可考,在没有物证出现之前只能暂且相信文字记录了。
&esp;&esp;但无论此事是真是假,都和他家太子没有关系。
&esp;&esp;始皇看了荣禄一眼。
&esp;&esp;荣禄一个激灵,立刻大声说道:
&esp;&esp;“什么自刎?胡扯!我大兄怎么可能自刎?他把所有兄弟逼自刎了都不可能自己自刎的!”
&esp;&esp;扶苏:?
&esp;&esp;始皇:?
&esp;&esp;扶苏震惊:
&esp;&esp;“阿父,长公子这么凶残的吗?”
&esp;&esp;始皇摁住额角的青筋:
&esp;&esp;“你大兄要收拾你们的话,可用不着逼你们自刎。”
&esp;&esp;死了多浪费,活着还能压榨劳动力呢。
&esp;&esp;荣禄自觉说错了话,缩了缩脖子:
&esp;&esp;“要不我还是回家去吧?”
&esp;&esp;留在这里感觉很危险的样子。
&esp;&esp;扶苏歪歪脑袋:
&esp;&esp;“你家在骊山陵地宫吗?”
&esp;&esp;荣禄忙道不敢:
&esp;&esp;“我住在丛葬区,地宫分明是父亲和大兄的宫殿。”
&esp;&esp;扶苏满意了。
&esp;&esp;始皇捏捏他脸蛋:
&esp;&esp;“又故意挖坑欺负弟弟。”
&esp;&esp;小坏蛋问个话都充满了陷阱,幸而弟弟们拥有丰富的应对经验,才没有踩坑。
&esp;&esp;始皇对小儿子说,让他留下多住几日。既然来了,那就玩一玩,见识一下后世的繁华,再回骊山陵去。
&esp;&esp;荣禄有些心动,偷瞄大兄:
&esp;&esp;“可以吗?”
&esp;&esp;始皇:……
&esp;&esp;朕才是家中做主的那个,你看你大兄做什么?
&esp;&esp;荣禄心道一家之主虽然是父亲,但一般来说家里的小事都是大兄安排的。毕竟父亲忙嘛,都懒得管他们这些儿女,他们从小到老一直都是大兄管着的。
&esp;&esp;总之,就是习惯了听大兄的安排。
&esp;&esp;扶苏崽崽大方地表示:
&esp;&esp;“你可以住三天。”
&esp;&esp;为什么是三天呢,因为三天后清明假期结束了。到时候崽崽要回学校上课,家里就只剩弟弟和阿父。
&esp;&esp;这怎么可以?他不在家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弟弟单独和阿父相处。
&esp;&esp;荣禄可不知道这些,他受宠若惊:
&esp;&esp;“多谢大兄!”
&esp;&esp;大兄居然没有直接把他赶走,大兄真好,比以前大方多了!
&esp;&esp;始皇:…………
&esp;&esp;算了,儿女之间的事情他不插手。
&esp;&esp;扶苏准许了弟弟借宿后,很快就表示既然只有三天时间,那你也别耽误了。趁着这三天的时限多出去逛逛,不用留下家中侍奉父亲。
&esp;&esp;荣禄兴奋地点头:
&esp;&esp;“那我走了,先去周围逛逛。”
&esp;&esp;始皇沉默了一瞬。
&esp;&esp;荣禄,朕记得你小子在阳世活到了六七十岁才死下来的对吧?你又没失忆,你一个几十年阅历的成年人被四岁的扶苏忽悠,不觉得丢人吗?
&esp;&esp;始皇叹了口气,让小儿子不忙走。
&esp;&esp;他叫来一直在房间里收拾卫生,完全没察觉外面发生了什么的保姆阿姨,问她要了根发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