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不知不觉间,外间日光渐渐退去,这一座云海宫台逐渐入暗,虚空之上,无数星光随之亮起。
&esp;&esp;这个时候,却有振翅之声传来,却是自外飞入进来一只白色的鹤鸟,在宫檐边沿处收翅降下,落地化为一个身材高挑的清丽少女。
&esp;&esp;她先是偷偷往座上看了一眼,低下头来,万福一礼,道:“见过守正,小神素织,乃是司月,负责巡守此夜。”
&esp;&esp;张御意识中玉简之中抽离出来,对她点了点头,道:“我知晓了,以后不必每日前来参禀,诸事照正序而行便可。”
&esp;&esp;素织道了一声是,再是看了看他,一礼之后,便变化鹤鸟飞身离去了。
&esp;&esp;张御这时转目看向殿角一处无人所在,道:“明周道友可是有什么事么?”
&esp;&esp;明周道人再度现身出来,对他打一个稽首,言道:“特来禀告守正,守正的此旬功俸已是送到宫前了,还有此次擒回玄尊朱鹚的功赏玄廷亦是一并赐下了。”
&esp;&esp;……
&esp;&esp;……
&esp;&esp;第十章 持修由功取
&esp;&esp;张御放下手中玉简,略略一感,见得殿台之上有一道烟霞飘旋,便放开门户,令其进来。
&esp;&esp;这一缕烟霞入殿,落地化为一个精致案台,两侧护挡之上皆是刻有玄浑蝉纹,在案台上端,则是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尊三足玉爵,爵口有莹莹光亮自里溢出。而在案台之下,则收有一座金铜小丹炉。
&esp;&esp;明周道人言道:“守正,按玄廷功俸,守正每旬可领三釜‘玄粮’,一炉运灵丹丸,而守正此次擒回朱鹚,故玄廷又赐‘玄粮’三十钟。不过守正若是需要祭炼什么法宝,这玄粮也可交由在下换成各类宝材。”
&esp;&esp;张御看有几眼后,伸手入那玉爵之中抓了一把,入至掌中的是一粒粒饱满光滑,犹如米粒的玉实,在那里焕发着流光溢彩,且每一粒都是沉滞无比,有若山岳之重。
&esp;&esp;他思忖道:“此物便是玄粮么……”
&esp;&esp;在来上层之前,他曾向戴玄尊问起过玄廷诸事,其中就有说及这“玄粮”之事。
&esp;&esp;据说这玄粮之中蕴藏有‘元质’,说此物乃是天地之玄化,万物之元精,真修将之炼化之后,便能够巩固己身,提升修为,而玄修炼化之后,也则能够增补神元,可以说上是十分重要的修道资粮。
&esp;&esp;而这东西也只有在上层方能寻到,至于真正源头在何处,恐只有廷执或是那些执摄方才知晓了。
&esp;&esp;他手掌微微一侧,任由手中玄粮重新倾洒入玉爵之内,口中道:“未知各洲玄首和外宿驻守呢,功俸又如何?”
&esp;&esp;明周道人道:“如今上洲玄首每旬可领五釜玄粮,外宿镇守每旬领三釜玄粮,同样是得功另计。
&esp;&esp;不过此也非是一成不变,百余年前,外层镇守功俸不过一釜罢了,与如今可不比了。
&esp;&esp;而征伐斗战之时所得功俸与平日又有不同,各守镇玄首功俸虽不及廷执,然则少数治功得上者,却也不在廷执之下。”
&esp;&esp;张御点了点头,看来除开自身职位不提,玄廷就是以功劳论来厚薄,他身为守正,若想多得资粮,那就需尽力剿杀敌众。
&esp;&esp;他一拂袖,将面前所有东西都是收入进来,而后往里殿走去。
&esp;&esp;明周道人对他背影打一个稽首,自觉告退下去。
&esp;&esp;张御行至内殿之中,再一挥袖,一股烟霞飞去,将东西又再放了出来。那丹炉在落定下来后,便被他心光引燃了起来,少顷,便自里面飘出一缕清气,他只是稍稍一感,便觉身躯清灵了几分。
&esp;&esp;丹炉之内的运灵丹丸就是用来辅助玄尊修持的,每一炉通常可用十日之上,差不多就是一旬。而这只有上层修持的修道人才得有赐,内外层界镇守则不享此利。
&esp;&esp;不过这些东西也仅只是辅助罢了,其实真正能给予修道人好处的还是在于玄粮。
&esp;&esp;他在宽敞殿厅之中的蒲团之上坐定下来,开始呼吸调息,不一会儿,那玉爵之中的玄粮化为一缕缕清灵微光,并被召摄入到他身躯之中。
&esp;&esp;他能感觉到,只是这片刻之间,自家神元便就增加了些许。
&esp;&esp;他心下一思,修士到了玄尊之境,并非凡人之躯时可比,已可化炼万物为自己用,看来这玄粮便能助自己助长神元。
&esp;&esp;而他自成就玄尊之后,无论六大正印,还是视为根本的言印道章,这无疑都需要大量神元去填补,这个玄粮来的正是时候。
&esp;&esp;只是光凭这些,并不能使他超迈同辈。那些在他之前不知多少年就已修道有成的玄尊,借此资粮之利,如今不知将自身功行推至不知何等地步了,与那些个廷执上尊相比,他的确道行尚浅。
&esp;&esp;按照正常情形按部就班修行下去,他便能超迈这些人,也不知是在多少年之后了,不过他可自外摄取神元,却使得他多了一个追赶这些上尊的可能。
&esp;&esp;眼下守正之位当真最是合适他不过,此职可以四处巡游,他大可以趁这个机会去那些隐秘地界探查,从而找寻那些蕴藏有神元的物事。
&esp;&esp;在思量过这些后,他便收拾心神,入至定中。
&esp;&esp;待是一夜过去,他睁开双目,见那玉爵之中,玄粮已是少却了三分一,正待将之收起,忽然心下一动,却见那玄浑蝉飞了出来,光灿灿的翅翼一展,绕着那较小的玉爵飞了一圈。
&esp;&esp;他心中立时明悟过来,却是观想图除了他自身修持之外,也可依靠玄粮壮大,心下一转念,这么说来,真修的元神应该也是如此了。
&esp;&esp;不过观想图与他本是一体,好处也是落到了他身上,分润一些也是理所应当,于是由得玄浑蝉去吸食玄粮,自己则是拿起玉简,继续翻看前任玄正留下来的那些记述。
&esp;&esp;随着每一任守正的记述看下来,他也是发现,天夏渡来此世之时,守正人数是通常是维系在四位以上,不过那个时候担任此职之人全都已是战死或是失踪了。
&esp;&esp;而百来年前守正之位又有替继,那个时候乃是两位,如今其中一位依然玄廷之中,但不知具体担任何职,还有一位,似也是不知去向了。
&esp;&esp;纵观这几百年来担任守正一职,只有少数人是能功成身退的。
&esp;&esp;其实这也不奇怪,守正通常冲在斗战最前沿,这里可不存在什么公平较量,往往一人便可能应付数个敌手,那可是极为凶险的,任你功行再高,也不见得能稳操胜券。
&esp;&esp;似如他之前遇上的朱鹚,若是其人运使神通时有人在一旁配合,那还真没几个人能挡得住。
&esp;&esp;所以自身稳固才是紧要,他也是在考虑,下来要应付各路敌手,自己势必也要有一至两件上乘护身法器了。
&esp;&esp;而此时此刻,在他入驻守正宫,并传出要召集人手消息后,却是引发了那些生存在上层的神人的关注。
&esp;&esp;这些神人大多数都是向往玄廷,并且亲近玄尊,以在玄尊之下效命为荣。
&esp;&esp;这是原因是此间每一个神人都是在清穹之舟定压晦乱混沌之后诞生的,而他们也无不是感玄尊之意念所化,所以一听有玄尊召集人手,都是主动愿意来投。
&esp;&esp;云海一座宽敞宫台之上,几个年轻神人围拢在一处,朝着一名清秀少年问道:“朱百一,你可是见过这位张守正么?”
&esp;&esp;朱百一不满道:“叫我朱值日。”他哼了一声,得意道:“我可告诉你们,守正到来宫中第一日,我便见到守正了。”
&esp;&esp;几名年轻神人互相看了看,有一人问道:“那么就请朱值日说一说,张守正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