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8章

&esp;&esp;琼英容色稍霁,道:“还是嬛真你懂得几分道理,”她沉吟一下,“不过此事背后多半另有他人插手,不然不会连我也会瞒住,颜子全此人你未必再能追上了。”

&esp;&esp;孟嬛真道:“老师,弟子愿意一试。”

&esp;&esp;琼英想了想,道:“也罢。”她伸手一拿,便见一道光芒落在手心之中,瞬息化为一卷文卷,她递去道:“你拿我的‘混素抄’去,若是找到其人,记你一个大功,若是找不到,回来再做商量吧。”

&esp;&esp;“是,老师。”

&esp;&esp;孟嬛真恭敬接过那文卷,她看了一眼那画壁,道:“师父,魏师弟他……”

&esp;&esp;琼英冷笑道:“就让他吃点苦头,多涨些记性。”

&esp;&esp;孟嬛真一听,就知道这位魏师弟大略无事了,不过她知道,要是颜子全抓不回来,那恐怕就不是璃玉天宫内部关起来们惩戒那么容易了。

&esp;&esp;她从殿中告辞出来,回去收拾了一下,便展开了卷“混素抄”,在文卷的空白处写下了颜子全之名,不一会儿,文卷之上有画图显出,看去是一片汪洋,而有一个戴着遮帽的中年男子正乘舟飞渡其上。

&esp;&esp;但这画面只是一闪,便又不见。

&esp;&esp;她立时知晓,颜子全这是遁入东面汪洋之中了,但是汪洋辽阔无边,没有准确得气机牵引,要想追到一个人,那希望极其渺茫,除非琼英亲自去追。

&esp;&esp;可问题是,身为玉京三位镇守之一,别说是她自己,就是她的化身,都不可轻易出得辖界。

&esp;&esp;孟嬛真在找到了一线线索之后,便出了璃玉天宫,踏上小云舟,就往东遁去外海,试着找寻其人。

&esp;&esp;无尽汪洋之中,一艘法器飞舟在某一个处海岛之上降落下来,自里走出一个魁梧修士,他身着棕灰色大氅,戴着遮帽的走了下来,他面庞大半藏在阴影里,只有下巴黑色的短须显露出来。

&esp;&esp;前来迎接他的是两个戴着面具的黑衣人,其中一个道:“颜先生,我们等你许久了,地方已经准备好了,请这边走。”

&esp;&esp;颜子全只是略微点了下头,跟着两个人往岛中腹地来,并进入一座通往地下的洞窟,大约深入了地底有十多里后,他在一个有着自然光亮的洞厅中停了下来。

&esp;&esp;黑衣人回身道:“就是这里了。”

&esp;&esp;颜子全问道:“稳妥么?”

&esp;&esp;黑衣人道:“这是塞奇神当年藏放人间之身的地方,哪怕是贵方的天神,也无法察觉到这里。”

&esp;&esp;颜子全知道他所说得天神就是天夏玄尊,不过他也没有去纠正这里面差别的意思,就往洞窟内部走进来。

&esp;&esp;实际上,在出海之后他本有更好的去处,那位也许诺了会为他做遮护,可他更担心被卸磨杀驴,所以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开始另一番谋划。

&esp;&esp;这里就是他选定的托庇之处之一。

&esp;&esp;这时他看了眼洞窟上面的壁画,描述乃是塞奇神人间之身的传说。

&esp;&esp;说是这个神明发现了一个人间的美少年,十分喜爱,决定将其当做自己的人间化身,但为了这具身躯不受玷污,并且完美承载自己的力量,自己变化一个美少女,与其结为伴侣,最后让其心甘情愿献上了身躯和灵魂。

&esp;&esp;看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了鄙夷之色。

&esp;&esp;可不论再如何鄙视这些异神的行径,却知道这些异神的力量是真实不需的,至少自己在这里还需其庇护,自己便不能对这个神明不敬。

&esp;&esp;他在空空荡荡的洞窟中盘膝坐了下来,只是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抬头问道:“既然这是塞奇之神存放人间之身的地方,那么他的人间之身又在哪里呢?”

&esp;&esp;那两个戴面具黑衣人没有回答,只是望着他目光却是变得诡异起来。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潮自涌流

&esp;&esp;清穹云海,守正宫中,张御收到了琼英递上来的文书,这已是在他分身寄出金书的三日之后了。

&esp;&esp;琼英在书信中对他解释了一下,说颜子全只是一个依附于璃玉天宫的门人罢了,并非是她的弟子,并且此人能隐蔽这许久,不让她有所察觉,应该是有上乘手段为其遮掩的缘故。

&esp;&esp;她言自己已然赐下了法器,并派遣弟子孟嬛真前去追拿颜子全,但她并不保证能够寻到。

&esp;&esp;书信之中言语不多,但张御在看完之后,却也明白了琼英所想表达的意思。

&esp;&esp;这位认为虽然自己有责任,但也不能将此事全怪到自己头上,因为她每日都要留意天中存在的裂隙,防备随时可能杀入内层的外层修士和邪神,又哪里有暇去管这些琐碎之事呢?更别说这事背后极可能还有同层次的大能插手,那她更难察觉了。

&esp;&esp;张御思考了一下,虽然琼英在试图为自己开脱,但道理也不算完全说错。

&esp;&esp;三位镇守玄尊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对抗三道天穹之中裂隙,只是因为玉京朝府的存在,所以不设玄府,所以玉京周围的修道人也是靠他们三人来调配的。

&esp;&esp;有不少修道人立下了足够大的功劳之后,三名镇守就会让依附到了自己门下,并参与管辖其余修士。

&esp;&esp;这般这些人以后不论出外行走,还是交流道法都是方便,地位也有了明显抬升,也算是一种奖赏。

&esp;&esp;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漏洞,才使得此间被人钻了空子。

&esp;&esp;要知道玉京上方就是三道裂隙,这里出现任何意外都是有可能引发巨大后患的,而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必须设法加大监察,并在玉京设立一个类似守正的职位。

&esp;&esp;他虽不是廷执,但他可以以守正的身份向玄廷递书,以此契机要求设立这么一个职位。

&esp;&esp;而另一个,自要想办法避免下次再有类似事情的发生。

&esp;&esp;他看得出来,恐怕是因为三位镇守都是真修的缘故,所以玉京对于护持修士的选择,都是偏向于真修。而这一次随行的那名玄修弟子,也只是纯粹被拿来当一个传讯工具罢了,舟队从上到下对其并不太重视。

&esp;&esp;可事实上,若没有这名玄修弟子,被袭之事许要很久之后才会被发现,可要是当时有数个玄修同行,恐怕对方就不敢这么轻易动手了。

&esp;&esp;他下来会要求每回跨海而来的舟队,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玄修的随行,以确保沟通顺畅,同时他还会派遣玄修在半途之中巡查,便是遇到危险,也能及时施援。

&esp;&esp;在把这些思定之后,他拿过纸笔,提笔过来,须臾写就了一封文书,而后唤了一声,“明周道友。”

&esp;&esp;明周道人出现在阶下,道:“守正,不知有何吩咐?”

&esp;&esp;张御起袖一拂,那呈书飘落了下去,他道:“明周道友代我将这书信呈至廷上。”

&esp;&esp;明周道人郑重将呈书接过,稽首道:“明周稍候便会把呈书送至。”

&esp;&esp;张御点了下头,待明周离去后,他意念一转,落至自家观想图那里,如今玄浑蝉仍在荒原上搜寻毕明的下落。

&esp;&esp;毕明似也在找寻什么,其行程可谓是飘忽不定,而且过去时光久远,有时候已然痕迹消失了,还需要搜寻一段时日才能接上,追寻起来并不容易。